北约秘书长吕特站在海牙的记者会讲台上,面对镜头抛出一句惊人之语:“台海若开战,普京会让欧洲‘忙个不停’! ”这句话像一颗炸弹,瞬间在西方舆论场炸开。 时间定格在2025年6月23日,北约峰会前一周,美国大选激战正酣。
吕特对着话筒继续渲染他的“剧本”:解放军一旦动手统一台湾,就会拉上俄罗斯当“外援”,俄军趁机在欧洲搞事,北约就得东西两线作战,“忙到脚不沾地”。 他甚至搬出数据佐证:“中国大陆军工企业已跻身全球前十军火商之列,这种军事产能扩张绝不是为了阅兵! ”
这番话立刻在台湾岛内引发炸锅。 社交媒体评论区被愤怒刷屏:“中国内政,干北约什么事? ”“又想骗我们买武器? ”“要收多少保护费才够? ”有网友直接点破:“赖清德搞‘两国论’,才是台海乱源! ”
中国驻荷兰使馆当天火速回击。 发言人一针见血:吕特操弄台海议题,本质是“干涉内政+渲染中国威胁”的组合拳。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,轮不到万里之外的北约指手画脚。 若真关心台海和平,就该顺应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大势,而不是煽风点火。
吕特选在这个时间点炒作,背后藏着精算。 北约峰会迫在眉睫,美国大选进入白热化。 特朗普正痛批盟友“白嫖美军”,吕特立刻加码喊话:“每个盟国军费必须提到GDP的5%”——比特朗普要求的还狠。
更露骨的是,他刻意把台海和俄罗斯捆绑,完美契合特朗普“中俄威胁一体化”的论调。 果然话音刚落,特朗普顾问米勒马上点赞:“北约终于开窍了! ”
北约的“亚太化”剧本早就在推进。 2022年起,日本、韩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四国领导人连续三年出席北约峰会。 美国推动北约与日韩澳升级合作机制,英国甚至与日本签署《互惠准入协定》,简化武装部队入境流程。 韩国更成为首个加入北约合作网络防御中心的亚洲国家。
这套操作引发亚太国家警觉。 柬埔寨前首相洪森直言:#热问计划#“北约亚太化威胁亚洲安全! ”马来西亚前驻华大使马吉德痛斥:“这是要破坏东盟地区无外国驻军的共识。 ”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·基廷的比喻更犀利:“北约向亚洲输出阵营对抗,等于给亚洲送‘瘟疫’! ”
就在吕特发言的同一天,台海局势同步升温。 台防务部门记录显示,6月19日至20日,50架次解放军军机在台海活动,其中46架次越过所谓“海峡中线”。 歼-16战机挂载电子对抗吊舱实施电磁压制,歼-20隐身战机同步巡航,形成空中战术组合拳。
这些行动与赖清德的挑衅直接相关。 6月22日,他在台北抛出“化石台独论”,声称“台湾从远古化石就与中国大陆不同”,用伪科学包装“两国论”。 24小时内,解放军74架次军机舰艇直逼台岛,创下当月最大规模行动。
军事专家观察到关键变化:解放军行动从“被动回应”转向“主动压制”。 过去是台独挑衅后再反应,现在是预判风险提前部署。 歼-16的电磁压制能力可瘫痪台军雷达,而歼-20的隐身突防让外部干涉力量面临不可预测的风险。
美国军方内部评估已显底气不足。 美军印太司令帕帕罗在国会坦承:兵推显示美军航母在台海生存率不足30%。 国防部副部长柯伯吉更直言:“台海冲突对美国是重大利益,但不是生存利益”——潜台词是不会为台湾赌上国运。
北约的焦虑根源写在欧洲的弹药库里。 德国防长私下承认:库存弹药只够打三天。 援乌炮弹生产线月产仅3万发,还不够填乌克兰战场消耗的零头。 法德为军费占比吵翻天,匈牙利怒斥北约“别当亚太警察”。
当吕特喊出“让欧洲忙个不停”时,他真正担忧的是北约的存在危机。 渲染中俄“东西联动”威胁,既能勒索欧洲提高军费,又能掩盖乌克兰战场的窘迫,更能为北约亚太扩张铺路。 但现实是:解放军三大航母战斗群已形成台海控制力,东风-26导弹射程覆盖关岛。 正如东部战区应对英舰挑衅时的行动——全程跟监、常态慑压,区域拒止体系早已织就。
华夏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