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罗斯的苏-57战斗机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一份出口订单,这一消息是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公布的,买家是阿尔及利亚空军。阿尔及利亚的官方媒体在2025年2月确认了这笔交易,首批六架苏-57预计在2025年底前到货,整个订单可能会达到14架,甚至还可能之后增加到36架。这可真是个大事儿,对俄罗斯来说意义非凡呀,因为苏-57从2010年首次试飞到目前,生产的路子一直不顺,受制裁的影响,零件供应也出现了不少难题。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负责人亚历山大·米赫耶夫在航展现场直言,这次交易不仅是为了挣钱,还能为未来10到15年的新研发项目提供资金。俄罗斯航空工业一直缺钱,苏-57这个项目拖了这么长时间,现在靠出口来缓一口气,也算是个好消息。
阿尔及利亚买苏-57,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空军的战斗能力。毕竟,本来就有不少俄制的飞机,比如苏-30和米格-29,现在想换成第五代战机,主要是为应对地中海周边潜在的威胁。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关系一直挺紧张,摩洛哥最近刚订购了F-16 Block 70,阿尔及利亚自然得跟上节奏。对俄罗斯来说,这笔订单挺及时,既能帮忙保持生产线的运转,又可以缓解一些西方的制裁压力。苏-57号称是追赶美国F-22和中国歼-20的产品,但实际上,表现还算一般,在实战中被美军多次跟踪过,隐身能力也有不少争议。俄罗斯现在拼命推销出口,就是为了赚钱,继续推动自己的航空工业。
说起来,歼-20作为一款重型隐身战斗机,从2011年首飞,到2017年正式服役,一直没有对外出口。中国政府明确规定不允许出口歼-20,原因也很简单——就是为了防止核心技术泄露。歼-20采用的国产涡扇-15发动机,隐身涂料和航电系统都是自主研发的顶尖水平,要是卖给别人,万一被逆向工程破解,那损失就大啦。中国不像俄罗斯那样缺钱,花了不少资源攻关技术难题,现在在东部战区,已经有百余架歼-20在行动,飞行速度快、超音速巡航能力强,作战半径也大。相比之下,苏-57的订单其实反映出中国自己的策略挺靠谱:不靠卖重型机换钱,就能够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。
俄罗斯卖苏-57的背景挺复杂的,主要是航空工业遇到点麻烦。自从2022年西方制裁越发严峻,俄罗斯零件的进口变得困难,工厂的生产节奏也变得缓慢。本来计划把大量苏-57配备给俄军,可实际交付的数量还不多。阿尔及利亚的订单算是个转机,价值几亿美元,可以给厂家注入资金,让生产线赶快转起来。现在,阿尔及利亚的飞行员已经在俄罗斯的基地接受培训,内容涉及空中高难动作和武器投放技巧。飞机交付后,主要在地中海区域巡逻,融入到阿拉的防空体系中。不过,这事儿也有不小风险,制裁可能会影响零部件的供应,阿尔及利亚得自己想办法维护这些战机。
中国选择不把歼-20推销出去,其实主要是为了避免技术泄露的风险。像美军的F-22,也一直没卖给盟友,就是担心技术被复制。中国在研发歼-20的同时,还推出了歼-35这款中型战机,成本相对低廉,而且三军都适用,现在已经获得巴基斯坦的订单,40架预计在2025年6月份开始交付。巴基斯坦高层在珠海航展上也看过歼-35的模型,觉得性价比不错。除了巴基斯坦,埃及、印尼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也挺感兴趣。中国的策略是通过出售中型机扩大国际影响,把重型机留在自己手里,稳扎稳打,既保证技术安全,又能逐步开拓其他市场。
苏-57订单的后续情况,也揭露了俄罗斯的一些薄弱环节。到2025年上半年,阿尔及利亚又追加了订单,可交付时间变得有点拖拉,主要是因为制裁导致物流受到影响。俄罗斯这边,工厂在共青城拼命加班,技师们测试引擎推力,可备用供应链不够稳固,有点捉襟见肘。相比之下,中国的歼-20升级一切顺利,新换的引擎安装完毕后,部队在演习中的表现挺不错。歼-35出口给巴基斯坦后,两国通过联合演练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。中国不出售歼-20,还在推进六代机研发,白帝乙项目就说明资金问题不是大难题。
这事本质上揭示了大国在航空领域策略上的不同。俄罗斯不得不把苏-57推向国际市场,主要是因为本身的工业基础较薄弱,制裁压力又大,只能靠卖武器来维持运转。以前印度花了上百亿美元帮苏-57研发,结果后来退出,俄罗斯自己硬扛着。阿尔及利亚的订单虽然挺重要,但买家有限,像埃及、越南这些财力雄厚的国家,现在都开始偏向美国或中国的装备。俄罗斯的信誉也受到影响,阿尔及利亚订单传了好几年才在2025年确认,诚信方面难免有点打折。
中国重型战机的型号选择就在这儿看得明白,不出口歼-20,正好帮俄罗斯避免了尴尬局面。中国的经济实力雄厚,研发投入毫不手软,成功突破了隐身材料和发动机的难关。歼-20主要用在国内防御上,实战中多次展现出强大实力。苏-57在珠海航展亮相,吸引了不少注意,但真正成交的订单只有阿尔及利亚一个。中国的歼-20没必要放出“秀肌肉”的招数,部队低调装备,规模化生产也能降低成本。
再瞅市场上的动向吧,俄罗斯苏-57虽然开始出口了,但竞争可是相当激烈。美国的F-35到处都在卖,还推出升级包,狠狠地从客户那里赚取额外的钱。中国的歼-35E引起了第三世界一些国家的注意,巴基斯坦都承认有订单,其他国家也开始有意跟进。相比之下,俄罗斯就显得跟不上节奏,长远的优势其实一直掌握在中国手里。苏-57的订单证明了,着急出口重型机可不明智,保持技术优势才是王道。中国的策略非常接地气,没有盲目扩散核心技术,稳扎稳打,保持领先。
华夏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